TYWG系列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运用
我国电网负荷中心区域发电厂少,长距离输电较多,无功补偿基础较差,无功就地平衡差,长距离跨层次输送无功较多。高、中低压电网中的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很少,电网高峰负荷到来时缺少无功补偿的备用容量,事故时没有补偿余量及时投入。无功不足和潮流分配不合理也是造成目前电网输送容量降低和线损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满足用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产品做到专业化、标准化,多样化。采用智能控制器,以系统的实际无功需求呈为补偿依据,以电压要求为校准标准,数据准确。根据用户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了多种控制方式,使补偿电容充分发挥效益,最大限度的降低无功损耗。在线监测并显示母线电压、主变电流、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开关状态,谐波等参数。通过RS-485或RS-232等通讯方式可实现四遥,数据下载等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继续加强城乡配电网的建设改造,不断提高配电网与电源,输电网与配电网,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有功和无功的协调发展全面迈向坚实国家电网的目标。中国节能高层论坛上国电公司副总陆延昌要求:在继续加强城乡电网的建设改造上,要增强无功补偿更换高损耗输变电设备通过获取高电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电方式等技术手段,进一步降低电网损失率。
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生产输电(2004) 9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中指出
1、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原则: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电网在负荷高峰和低谷运行方式下,分层和分区无功平衡,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动态无功备用容量,并联电容器组和并联电抗器组宜采用自动投切的方式。
2、35kV-11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电气容量的10%-25%配置,负荷最大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达到0.95以上,负荷较小时不高于0.95.分组容量大小的配置应考虑负荷较小时无功补偿的需要。
由此看来,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采用这种分组自动投切方式来进行电容补偿,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这种自动补偿装置的运用能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提高电力部]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降低用电单位的生产成本。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电能,减少电能对环境的污染。
就地无功补偿则是维护无功高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低、中压无功补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TYWG系列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是本公司为解决配电系统无功损耗大、电压不稳、功率因数过低等问题专门研制开发的高压无功补偿系统。适用于35kV、11OkV、220kV单主变或双主变
变电站,三相交流50Hz,10kV (6kV)母线的无功自动跟踪补偿和变压器的有载调压,通过对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的自动调节和母线上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实现对变电站电压和功率因数的综合控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我们大量地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国际上最新同类产品的设计,有选择地使用国内外的优质元器件,在提高产品工作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产品的性能。特别采用了专用电容器投切开关,具有低重燃、免维护长寿命等特点,能有效降低开关投切电容器时的操作过电压和重燃,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在满足用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产品做到专业化、标准化,多样化。采用智能控制器,以负荷耗用无功大小为补偿依据,以电压要求为校核标准,数据准确。根据用户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了多种控制方式,使补偿电容充分发挥效益,最大限度的降低无功损耗。可测试并显示监测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开关状态、谐波等参数。与微机联网,通过计算机和控制器间通信,实时监控线路条件和控制器状态T载记录的数据文件,还可通过通讯接口对控制器编程。
本系统将控制装置、综合测试、补偿电容投切开关等各类设备集中装设于一组高压柜中,控制部分集中在一面高压开关柜中,安装简单,也便于现场维修。